第272章 ,泥塑技巧,厚积薄发_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顶点小说 >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 第272章 ,泥塑技巧,厚积薄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2章 ,泥塑技巧,厚积薄发

  姜哲把领到的工作台和转盘,摆到选定的位置,背起挎包,和几位同学一起离开班级画室。

  “雕塑刀,支撑架,还有底板,铁丝……雕塑刀可以去买。其他东西去哪儿找?”几个同学边走边商量。

  学校给学生提供转盘、工作台和泥料,但是制作泥塑的其他工具,只能自备。

  有人提议去建材市场,有人提议去垃圾回收站,还有人提议去旧家具市场和五金市场。

  对于雕塑刀的选择,几个同学的意见也不一致。有人打算合买一套,有人不同意。

  一位同学:“买来的雕塑刀,材质不好,很容易坏。我寝室有一个学雕塑专业的同学。他们老师领着学生自己制作雕塑刀。听说,他们班同学弄了一块黄杨木,请木匠剖开,自己打磨制作,据说,这种材料的更耐用。”

  姜哲估算后,说道:“咱们不用那么多工具,有一支修细节的刀,有一支刮平面儿的刀,就足够了。”

  有同学说:“咱们就用一次,雕塑刀好说,支架用什么材料?一次性筷子行不行?”

  按照老师的讲解,做泥塑,特别是头像,需要在先在底板上,竖起一个直立的支架,保证泥塑的稳定,如果制作更大的泥塑,需要更复杂的内部支架。

  付敏说到:“我觉得一個直立木架,未必稳定。我想把这个架子应该用粗一点的木条,泥塑的头部,里面还要增加横向的支撑。”

  “哎呀,你别给自己增加难度了。”有位女生发牢骚:“难怪人们说,做雕塑的学生就像收破烂一样,各种材料都得收集。”

  有雕塑专业舍友的学生,说道:“我的舍友,已经打算下个学期就搬出去租房,免得相互影响。”

  “哎,对了,我也听说,下学期可以出去租房子,你们要不要搬出去?”一位女生询问旁边的女同学。

  一位男生凑趣:“我可以,绝对保证你们安全。”

  “我也可以……”几个男生凑热闹,很快把话题引偏。

  姜哲和同学们一起来到画具店,买了一把大号的雕塑刀,然后回到新家,找可用的材料。

  因为新家装修,留下不少材料。

  姜哲很快就把需要的才收集齐全。

  他把一根紫铜丝,弯成一个三角框。

  铜丝两端有很长的富余,被固定在一根握把上,这就是一支可以用来刮平的刀。

  手拿自制刮平刀,用三角框的底边来刮平。

  他用锉刀,在三角框底边上,锉出一些距离均匀缺口。

  如此,雕塑刀刮平泥料时,会在泥塑表面留下一些平行的纹路的。

  一些名家雕塑作品上的肌理纹路,就是这样造成的。

  姜哲带着找到的工具和材料,赶回画室。

  大部分同学已经回来。

  教室里已经摆好三个石膏像。

  学生们分成三组,把自己的工作台围绕石膏像,摆成环形。

  姜哲把一块木板,放在转台上。

  这种雕塑转台,只能手动旋转。

  他用两块小木头,把一根与石膏像等高的木棍,垂直固定于木板上。

  有了支撑架,就不用担心泥塑会歪倒的。

  因为需要用钉子固定支撑架,很多学生一起忙碌,教室里,叮叮当当的响声不断。

  姜哲试了试支架非常稳固,就开始调整泥料湿润度。

  之前,从系统中抽取的泥塑技能,终于派上了用场。虽然只是初级技能,但一些基本知识,足够支持他做好准备。

  等准备就一切准备就绪,姜哲环顾四周。

  原本的画室变成了一个雕塑工坊。每个人守着自己的工作台在忙碌,虽然看起来有些乱,但是这种环境和制作形式,以及各种工具,仿佛天然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让人很容易沉浸在创作雕塑的氛围中。

  下午,周老师再次来到画室,依次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

  “你们准备的泥,太湿了。”他边说边在几个学生准备的泥料上,用手按下去。

  “这样看起来正好,但是真正制作的时候,就会发觉,太黏了。”

  他用手按了按姜哲准备的泥料。“这块泥料还行。”

  周老师选了一块泥料,“大家过来看我怎么准备。”

  学生们围了过来。

  周老师开始在干净的桌上摔打泥料,直到感觉合适,就让学生们依次用手感受泥料的湿度。

  当学生们准备好泥料,老师开始演示制作:“做泥塑呢首先要备料,备料就是估算用量。然后,把整块泥料,进行切片……

  切成是为了方便取用。如果做陶瓷,可以用泥条盘,或者泥板接。”周老师边讲边开始堆叠泥料。

  泥塑的基本形态出现后,他开始观察,调整泥塑造型。

  他每转动一下转盘,会走过去观察石膏像的对应角度,进行观察,再回来调整。

  “你们画画,进行观察的时候,是从一个固定角度进行观察,物像有相对固定的轮廓线。雕塑是立体的,你换一个角度去观察,轮廓线就变。

  所以,我们需要用转盘,把雕塑转动到一个角度,再去观察模特的相同角度,记住轮廓线,回来调整。

  简单来说,每转动一次,都要调整轮廓线。旋转一周之后,就能把模特的造型调整一遍。

  做雕塑的过程,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调整造型。”

  老师把要点讲清楚,让学生们开始实践。

  姜哲重新观察已经非常熟悉的石膏像。

  他要临摹的石膏像,别名为海盗,也叫塞内卡(已经证明不是)。直到现在还无法确定究竟是何人的肖像。

  这件石膏像的原型是一件青铜像,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赫库兰尼姆。现存意呆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这件雕像的外貌不同寻常,写实深度和性格描写,具有很高的水平。凹陷的面颊,脸上的皱纹,脖子上的大筋,都表现出了老年人的突出特征。但更主要的不是外貌,而是通过探索的眼神,紧闭的嘴唇,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情绪,堪称为肖像雕刻的杰作,也是无数美术专业学子日夜描摹的对象之一。

  姜哲按照相同的高度和相当的体量,先将差不多当量的泥,贴到了架子上。

  这个时候只是做一个泥胚。

  他开始观察泥胚和石膏像的外轮廓的差距。

  姜哲观察到某部位缺少泥料,就用手掰下一块,贴上去,如果某地方的泥料多了,就用雕塑刀修掉。

  在制作过程中,他回忆起曾经借用系统节,观摩米开朗基罗创作时的场景,开始模仿其方法,节奏,甚至动作。

  从最开始的刻意模仿,随着制作的深入,他越来越熟练的掌握泥塑技法,渐渐契合大师的制作韵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di.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d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