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苏君侯北伐当先锋,王国相身陷河间_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顶点小说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308章 苏君侯北伐当先锋,王国相身陷河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8章 苏君侯北伐当先锋,王国相身陷河间

  诛贼讨逆!

  皇帝刘宏,在阅兵大典上正式宣读了讨贼檄文,布告天下:

  朕祗承天命,统御万方,当保国安民,诛贼讨逆,以安天下。

  逆贼张举,悖逆天道,犯上作乱,据中山而称伪帝,号令群丑,涂炭生灵,荼毒海内,为祸社稷。

  朕闻此贼獠,痛心疾首,决意亲征北伐,以扫清寰宇,复我汉室江山安宁。

  朕特命前将军卢植为中军统帅,总领调度全军,协同作战,以保此次征讨万无一失。

  特命虎贲中郎将苏曜为前军先锋,统率精骑,直捣贼巢,斩将夺旗,为我大军开道,以显朕之威武。

  特命五官中郎将袁术为后军统领,筹措粮草,保障军需,不容有失。

  特命

  诸卿将士,当同心协力,奋勇杀敌,以彰我大汉之雄风,望诸卿不负朕望,共成大业,待凯旋之日,朕必论功行赏,共享太平。

  其有能得举首者,封两千户侯,赏钱两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三军面前,皇帝发布震惊众人的讨贼檄文。

  这道讨贼檄文,犹如一声惊雷,震撼了在场所有的将士和诸侯。

  对于由这些京中诸将统御地方诸侯大军,收拢他们兵权的事情,他们无人,也不敢表示反对。

  在此番大破二十万贼军围城的辉煌战绩面前,中央军权威如日中天。

  不但卢植加封食邑,升任前将军,再次总领北伐全军事务,那小将军苏曜也是被封了冠军侯担任前锋大将又一次获得了立功表现的良机。

  而那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袁术,则受命总督后勤粮草,也是委以重任。

  这一番认命,可谓是功臣、名士和世家们各领要职,端的玩了一手上佳的平衡之术。

  故而,这诏令既下,全军振奋,欢声雷动。

  苏曜、卢植、袁术等人皆领旨谢恩,表示誓死效忠,不负皇恩。

  于是,就在这场盛大的阅兵完成后,大汉天兵便直接启程,浩浩荡荡的向北方卢奴城进发。

  苏曜率并州与虎贲本部一千骑加二千诸侯骑兵,合计三千骑一马当先。

  而皇帝与卢植等人则坐镇中军,与大部队缓缓推进。

  最后那袁术则是随军作为后勤总兵官,负责筹措粮草、管理军需,确保大军在征讨过程中的补给充足。

  他虽不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但其所承担的责任同样重大。

  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一旦补给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军队的士气,更可能导致整个征讨行动的失败。

  虽然袁术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突然间委以重任,但是大权在握后的袁术,几乎是一瞬间的,他看着苏曜的目标就变得无比冰冷。

  看到他眼神的何进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赶忙拍了一下袁术的肩膀:

  “公路,此次北伐,事关重大,汝身为后勤总督,万不可因小失大,惹火上身啊。”

  然而对于何进的说法,袁术却完全不能苟同。

  要是按那刘表的说法,他要忍气吞声到什么时候?

  那看着姓苏的小子趾高气昂,得意忘形,而他偏偏却什么也做不了的日子真是比杀了他都难受。

  如今他终于有了权势,而且还是捏住了那姓苏的生命线大权。

  如此机会,袁术怎能轻易放弃?

  不过嘛,他倒也不准备和这何进说那么多。

  这位屠户大将军,实在是难成大事,这种切身威胁面前还是犹犹豫豫,优柔寡断。

  到最后,果然还是要我来出手。

  于是乎,袁术恭敬的抱拳微笑道:

  “大将军放心,术自当尽心竭力,为大军筹措粮草,确保北伐顺利进行。”

  紧接着,与他面上的所言相反,在送走何进后,袁术马上召来心腹谋士,密谋对策。

  他又不是傻瓜,直接给那个功臣先锋断粮,那必定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满,甚至可能激起军中的哗变。

  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便决定采取逐步削减苏曜前锋部队粮草供给的策略,一点点的削弱苏曜的战斗力,最终达成聚沙成塔的目的。

  没有粮饷的支撑,你苏曜还能发挥战力?

  然而,此时的袁术却不知道,这一切早已在苏曜的预料之中。

  是的。

  不管是皇帝这次盛大的阅兵也好,还是御驾亲征也罢,背后都有苏曜的推动。

  在当日领赏请战失败后,苏曜虽然不知道皇帝内心的顾虑,但他还是果断改变了策略。

  促使皇帝亲征,把战斗继续下去自然是苏曜早就定好的目标。

  于是乎,接下来便是怎么执行这个计划了。

  皇帝会同意吗?

  不过这一切,对苏曜来说倒是并不难。

  苏曜身为虎贲中郎将,又是侍中,有着可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

  如此能力他当然不会只用来刷公主好感。

  在那几日举城欢庆的时候,苏曜便天天往王府跑,舌战刘宏,向其痛陈利害,施加影响,促使皇帝发动亲征。

  而后,许是随着身体逐渐好转,皇帝的雄心也逐渐恢复。

  又许是感受着城中为胜利欢庆气氛,回味到那被众人高呼万岁的兴奋。

  总之,深思熟虑后的刘宏最终还是同意了苏曜的议案,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借此良机举办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发动征讨张举的北伐,尽收天下兵权!

  毕竟,他设西园军也只是为了分大将军兵权而已。

  如今,当一个亲掌天下兵马大权,在沙场上挥斥方遒的机会摆在眼前时,哪一個有想法的皇帝会能错过呢?

  同时,他皇帝亲征,哪怕不需要上战场砍杀,只是名义上在大营中担任统帅,那在战后论功行赏时,也无需担心手下将领功高盖主,不可控制。

  于是乎,就在苏曜的推动下,君臣两人最终定计,阅兵之后御驾亲征。

  至此,这个大阅兵事件便在这里走出了一种与历史上截然相反的走向。

  也因此,袁术将要督粮的事情,苏曜早在他本人之前就知道了。

  而考虑到这骷髅王历史上的作风,苏曜又岂会不做任何准备?

  而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的袁术,还在盯着苏曜等人远去的烟尘冷笑。

  而那边的苏曜,已经在地图上选好了一个新的目标:

  河间国首府——乐成,老上司王柔的治所。

  哦不对,现在应该说是河间相王柔的被囚之地。

  “什么?!”

  “王国相被囚禁了?”

  “苏君侯,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夜幕初降。

  在这苏曜北行路上的第一个夜晚,将士们刚开始围在一起用餐。

  这时,突然听到苏曜的说法,王凌成廉等人顿时大吃了一惊。

  那位一向和他们处的不错的老将军,这次荣升河间国相,还是率先相应勤王的诸侯之一。

  怎地,怎地会被囚禁在治所了?

  对于这个问题,苏曜喊出了甄姜留给他随行的商号联络人——甄平。

  值得一提的是,甄家那位身材火辣的长女甄姜作为苏曜现有的商业谍报网络负责人,早已经在十数日前,苏曜大胜后不久,平原城还沉浸在欢庆喜悦中的时候便受命前往北方,先行探路,了解情况,为苏曜后续的攻略提供情报支持。

  而甄平,这位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便是甄家北方一带的商业事务负责人,是甄姜临行前特意留给苏曜的人。

  于是乎,甄平在接到苏曜的召唤后,立刻来到营帐前,听到众人的询问,脸上带起了几分忧虑。

  只见他恭敬的躬身道:

  “苏君侯,各位将军,王国相确实被反贼囚禁了。”

  甄平沉声道:

  “自从张纯张举叛乱以来,河间国作为其邻国便陷入了动荡之中,也是反贼势力渗透的重点。

  王柔大人到任时间太短,虽然积极治理,不过无奈反贼势大却是收效甚微。

  而此番贼兵突袭陛下,过境河间更是将当地搅的是一团乱麻。”

  甄平说着摇了摇头,继续道:

  “若说仅是如此,王国相也不至于沦陷贼手,但奈何,许是收到陛下被困,心急救驾,王国相竟然起郡兵三千步骑出城勤王”

  听到这里,王凌不由得垂首捂住了额头。

  下来的故事就很简单了。

  这位前使匈奴中郎将,苏曜的老上司,其军事才能究竟如何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的。

  这家伙,让他带三千兵在敌后游击都稍显为难,他竟然还想悄悄尾行贼兵,绕后助战?

  只能说勇气可嘉,忠心可鉴。

  但结果嘛

  他前脚刚出城,后脚行踪就被暴露。

  那时,刚刚发起围城不久,奉行围点打援战术的贼兵很顺利的便伏击了他。

  王柔身边的河间国兵士虽然勇猛,但反贼人数众多,士气高昂且准备充分,一番激战之下,王柔身边的亲卫纷纷倒下,他自己也不幸兵败被俘。

  反贼们见抓住了这位河间国相,自然大喜过望,立刻将他押回乐成城,以此要挟河间国的百姓归顺。

  “那,他们这就成功了?”吕布诧异。

  这王柔能有这么大魅力?

  为了他的性命,乐成百姓会开城献降?

  这河间可不是平常的郡县,乃是王国封地,这位国相上面还有个名义的河间王在呢。

  刘备听得也是皱眉:

  “乐成乃是河间国治所,又临边郡,数任国相皆不断加固城防,可谓是墙高城固。

  若非主动开城,反贼绝不可能一时半会便将其攻克。”

  甄平拱手道:

  “刘将军所言不差,听闻是城中有内奸作乱,趁乱开城,引贼兵入内。”

  “不但王国相被俘,河间王刘陔一家也全部都被抓了。”

  “.”

  比起震惊的众人,苏曜现在已经习惯了这些突发事件。

  好吧,这又是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事件,看来因为王柔担任国相以及勤王事件的爆发,导致了这样一桩意外的发生。

  不过,他该做的事情没有变。

  夺回河间治所乐成,解救王柔和那个刘什么的诸侯王。

  这除了老朋友的情义外,也是因为乐成在他前往反贼首府卢奴的必经之地上。

  从平原发兵,攻打中山卢奴有两条路线。

  其一是一路向北,穿渤海郡,经河间国再折道向西直抵卢奴。

  其二则是一路向西再向北,经清河国,安平国从南方插向卢奴。

  这两条道路各有优劣,第一条路较为危险,但自东向西的扫荡,可以隔绝其从幽州与塞外方向得到的支援。

  而第二条路则较为安全。

  清河与安平两国并不在贼兵来袭的通道上,只有少量平原惨败后溃逃的散兵游勇。

  作为合众各镇诸侯,集七万余兵马,号三十万众的皇帝亲征大军,自然是两路并进,合围卢奴的。

  这第一路,北路的前军也是最危险最困难的一路便是由苏曜这位皇帝钦点的前锋大将领衔。

  而第二路,西路的左军,那条稍微安全些的道路则是由另一位中央军的校尉统领,其正是西园军的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di.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d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