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_花团锦簇
顶点小说 > 花团锦簇 > 第一零六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零六章

  第一零六章

  呦呦长这么大,头一次这么有行动力,说要和萧沐仁好好谈谈就要好好谈谈,而且,择日不如撞日,刚到家就把谷子打发去到王府,请萧沐仁下午来一趟。

  萧沐仁得到“邀请”后还挺奇怪,怎么上午才见到下午还要见?是出了什么事了吗?他还挺理智,没自作多情到以为呦呦上午才见了他下午就想念了。

  萧沐仁到将军府的时候,呦呦正陪着谭丽娘吃午饭,一起的还有不用上学在家准备殿试的怀宇,听到这个消息三个人都面面相觑,谭丽娘是疑惑,不知道萧沐仁来做什么,呦呦就是无奈,让下午来,这中午还没过呢,怀宇就直接了很多,直接噗嗤笑了出来。

  “我去看看吧。”怀宇三两口把碗里的饭吃完,放下筷子,“他这么早来,午饭吃没吃都不一定。”

  呦呦一脑门子黑线。谭丽娘见他这么说,就点头,转身吩咐秋桂去通知厨房赶快做几道菜,“那个佛跳墙太久了就别做了,做个鸡丝卷,再煎条鱼,我记得阿毓愿意吃!”

  怀宇站着听谭丽娘吩咐完了,笑起来,“怪不得人家俗语说‘女婿进门小鸡没魂儿’,看娘的样子就知道了。”

  “哪里听来的诨话,尽瞎说!”谭丽娘嗔了怀宇一句,又看向呦呦。

  呦呦捧着一碗饭正在吃,感觉到她的目光抬起头来,她咽下嘴里的饭后,用力定投,“我倒觉得哥哥说的没错,我都不知道家里有鱼,娘都不给我们做了吃,偏心哪!”

  “这话你也好意思说!”谭丽娘伸出手点点呦呦的额头,“我是为了谁?”

  “就是,你也好意思说!”怀宇在一旁附和,“我说还差不多。”说笑完,他才慢悠悠出门,“你也快点儿,人家是来找你的,又不是来找我的。”

  呦呦瞪着怀宇的背影看了一会儿,再转回头看谭丽娘,“娘!你看哥哥!”

  谭丽娘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让她不要同怀宇计较。

  吃完了饭,呦呦故意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在谭丽娘的驱赶下去了外院。

  外院前厅里,怀宇正陪着萧沐仁吃东西,他果然没吃午饭就来了。其实谷子之前根本没有见到萧沐仁,她是在王府外头遇见的小荣子,小荣子说萧沐仁还没从宫里出来,等他回了王府就转达。

  “呦呦妹妹你来了?”萧沐仁一见呦呦就要站起来,还是萧沐仁拦住了他,让他赶紧吃东西。

  呦呦走过去在桌边坐下来,看桌上不止有鸡丝卷、煎鱼,还有一盘酸辣土豆丝和一盘凉拌白菜粉丝。呦呦皱起了眉头,让三元去厨房看看今天是谁当值,罚她取消两个休息日。

  “这种天气上凉菜,怎么想的?”呦呦不高兴,这要是传出去,该让人家说他们花家怠慢客人了,“另外我记得让灶上煮了鸭架汤,送一碗上来。”

  “不,不用吧,我快吃完了。”萧沐仁觉得不用这么麻烦,却被呦呦瞪了一眼,只好闭了嘴继续吃东西。

  怀宇在一旁看着摸摸下巴,默默地点头,没错,对我妹子就要用这么顺从的态度才行。

  萧沐仁吃饭很快,虽然不至于狼吞虎咽,但是以前的那种慢条斯理的贵公子的样子已经找不到了。

  两年多的军营生活肯定十分磨砺人,萧沐仁黑了不少更瘦了不少,确切地说是精壮了不少,帅倒还是很帅,但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帅气。原来还有些翩翩贵公子的样子,现在已经蜕变成了硬汉。

  萧沐仁和怀宇坐在一起,气质简直就是两种极端,一个冷硬如铁,一个温润如玉。

  等到鸭架汤送上来的时候,他刚好吃完最后一口米饭。呦呦瞅了瞅装饭的木桶,那只木桶不大不小,直径和高差不多都是半尺,送来的时候是半桶的,现在里头一粒饭粒都没有了。

  呦呦眨眨眼,心想,他才十七,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多正常,很正常。然后转念再想:这得亏有个官职有些俸禄,不然将来饭都吃不起了。

  萧沐仁吃光了一桶饭四个菜,又喝了一大碗的鸭架汤,这才感觉饱了。刚想抬袖子蹭嘴巴,呦呦就递了帕子过去。

  萧沐仁不好意思地接了过来,“那什么,在军营都是大男人,都习惯了。”

  呦呦点头表示自己懂,“我没说嫌弃你。”

  吃完了饭,该说正事了。怀宇说他要去看书了,识趣地将空间留给他俩。

  “你找我什么事?”等到怀宇离开,萧沐仁看向呦呦,他直觉呦呦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所以才这么急着见他。

  呦呦点头,“嗯,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萧沐仁点头,“你问。”

  “第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婚姻吗?”

  萧沐仁很意外,他没想到呦呦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呦呦也不着急,就坐在那静静地等着。

  “《礼仪》里说‘士娶妻之理,以昏为期,因以为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萧沐仁下意识地就开始背书,念叨完这几句觉得好像不太对,呦呦又不是在考学问,他定了定心,重新开始回答,“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共同组建家庭,夫妻和顺两个人一起生儿育女白首偕老。”

  呦呦点头,“你说的不错,不过,我理解的婚姻要比你多一点。”

  萧沐仁看到呦呦严肃正经的表情,也挺直了腰板,认真听她说。

  “婚姻除了是结两姓之好,我觉得,更是一种契约关系。”呦呦提起桌子中间的茶壶,给自己和萧沐仁分别倒了一杯水。

  “契约关系?”萧沐仁接了水喝一口,不是很明白。

  呦呦点头,“对,或者叫盟约。合法盟约,将双方的财富、身体、思想互相结盟,受法律保护。不过,既然能结成契约,也能解约,或者你们叫做,和离。”

  萧沐仁更懵了,这怎么就又说到和离上去了,都哪儿跟哪儿啊?还没成亲呢,就想着和离?

  “第二个问题,维系一段婚姻要具备哪些品质?”呦呦又问了一句。

  “啊?”萧沐仁其实现在整个都是懵的,他还没从刚刚呦呦那句“和离”里抽离出来。

  呦呦半天没有等到萧沐仁的回答,歪着头看他一脸傻傻的样子。

  “忠,忠诚?”萧沐仁到底没有呆到无可救药,大概明白了呦呦心中所想,试着说了一句,果然看到呦呦微微地颔首点头。

  “这个,我觉得吧,婚姻之中除了忠诚,还要有别的,比如,夫妻之间要遵循道义互敬互爱,这样才能百年好合夫妻恩爱。”萧沐仁敏捷的思维才智终于找了回来,对着呦呦咧嘴一笑,说。

  呦呦知道萧沐仁说的是指《女诫》里“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她虽然不屑于《女诫》里那些封建糟粕思想,但是还是要读一读的,就像她以前大学时马毛课上做兼职翻译赚钱,可是期末考试依然能考九十分一样,面子工程而已。

  而且,《女诫》里的话也不全是糟粕,有些还是挺有道理的。

  呦呦点头,表示有道理。

  “还有第三个问题吗?”萧沐仁问。

  “嗯……”呦呦点头,“有一个,你做好成亲的准备了吗?和一个女人共度一生,抚养儿女。”想了想,又追加了一句,“只有一个妻子。你要想好,我是不会允许我的丈夫纳妾的,如果那样的话我宁愿和离!”

  呦呦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萧沐仁这才明白她刚刚那句“和离”是什么意思。几乎不假思索地立刻点头,“好!”

  “好?”

  “啊,我不是说说和离好,我是说不纳妾好,就咱们俩,就咱俩好,不要那些东西来搀和!”萧沐仁反应迅敏,给出的答案甚是合呦呦的心意。

  呦呦点头,没有说话,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默,萧沐仁有些慌张,他觉得他的回答应该挺好的,而且呦呦刚刚陶陶点头了啊,怎么突然不说话了?

  “呦呦妹妹?”萧沐仁试探着叫了一句。

  呦呦听到萧沐仁叫她,缓缓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从茫然慢慢变得坚定。

  “萧沐仁。”呦呦注视着他的眼睛,认真而缓慢地说到,“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温柔贤淑的女孩子,我甚至对婚姻有些排斥,不过既然你这样说,那我也愿意试一试,就为着你肯把你最深处的秘密告诉我,我愿意和你试一试。”

  萧沐仁也郑重地点头,“我会对你好,一辈子好。”然后伸出手,握住呦呦的。四目相对,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光。

  萧沐仁没有在将军府停留太久,审问吐蕃三皇子的事虽然交给了刑部、礼部和大理寺,可是他作为京城谈判小组一员,还是有很多事要做的。

  第二天福贤王妃来的特别早,辰时才过就已经到了,也幸亏昨天呦呦提前得了萧沐仁的话,谭丽娘他们早有准备,因此一切事情来的有条不紊。

  福贤王妃这次来其实算是提亲加上换庚谱。本来应该是要先纳彩再问名,最后交换庚谱,三次分在不同的时间,不过两家算是十分熟悉了,并不需要那些虚礼。

  呦呦被丫鬟请进客厅,对着谭丽娘和福贤王妃见礼,然后福贤王妃往她头上插了一根蝠头白玉簪,呦呦再见礼,就由丫鬟搀扶着下去了,屋里头谭丽娘和福贤王妃交换了庚帖,又留下一对鸳鸯玉佩,亲事就算初步议定了。

  福贤王妃和花家也算是早有往来,和谭丽娘比较熟悉,就应邀决定留下来吃了午饭再回去,还特意点了一个辣椒炒肉,“最近也不知怎么了,就老想吃这一口,顿顿饭都要有。”

  谭丽娘当然立刻答应下来,让冬梅去告诉呦呦,让她中午亲自做辣椒炒肉给王妃吃,这可是阿毓的姑姑,一定要好好孝敬才行——谭丽娘还不知道萧沐仁其实是皇家子的事,按呦呦的想法,这种宫闱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王妃笑着点头,知道这是为了给自己展示呦呦的厨艺,不过她并不在意。阿毓和呦呦这门亲事,是阿毓自己愿意的,就随他去好了。

  谭丽娘请王妃在榻上坐了,又让怀信过来来给王妃请安,小家伙白净净肥嘟嘟的,头上扎着两个发篍,上身穿一件大红色夹袄,下头是一条金色缀银线撒腿裤,跟观音座下的善财童子似的。

  福贤王妃一见到就抱进怀里了,喜欢的跟什么似的。她自己和福贤王育有两男两女,都是龙凤胎,最小的那两个比萧沐仁小两岁,这些年一直想再要一个,可以一直没消息,导致了王妃见到一个可爱点的小孩就要抱一抱。

  定了亲之后的日子并没有太大变化,呦呦依然是固定作息时间,同时开始慢慢准备绣嫁妆,嫁衣有绣娘准备,被套枕巾帷幔这些她不太重要的由她自己动手,同时每天必须抽出两个时辰来看书写读书笔记。

  定亲之后十多天,孟府里传来消息,陶陶于二月二十七日凌晨诞下一个女婴,是孟许和陶陶的长女,孟家的长孙女。

  天才亮,陶陶现在身边的大丫鬟小米就来将军府报信了,谭丽娘听说后喜上眉梢,问了小米不少生产时的事,小米一概说“很好”“很顺利”,呦呦却看出了不对劲儿。等到谭丽娘兴冲冲地去库房准备洗三要带去的东西时,将小米叫到自己的院子里。

  还没等呦呦开始问,小米就开始啪嗒啪嗒掉眼泪,呦呦更是皱眉,让她先别急着哭,把事情说清楚。

  小米掉了一会儿眼泪,开始跟呦呦讲述。

  原来,从陶陶嫁入孟家没几个月,她婆婆就把管家的事交给了陶陶,陶陶一开始推辞,但是孟太太先说早晚这个家要交给孟许他们,又说她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总之就是没有一点过渡地陶陶就开始管家了。

  陶陶虽然在将军府管过家,但是毕竟有花易岩和谭丽娘给撑腰,而且人口简单。但是孟府不同,孟府别看地方不大,人口不少。

  因为孟许的祖父尚健在,所以没有分家,孟许的三个叔叔依然住在孟府里头,每个叔叔家里妻妾儿女下人又一大家子,所以事情要比在将军府的时候复杂的多。

  而且陶陶接手管家后发现,内院账目有不少的疏漏甚至亏空,好在陶陶还没傻到拿自己的嫁妆出来补上,而是跟孟许说了。孟许查了账后处理了几个管事,而这些管事,其实都是孟太太的人。于是孟太太就有些下不来台。陶陶发觉了之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因此对待孟太太就格外好一些,可惜孟太太不领情。又过了差不多半年,孟太太以陶陶要管家还要伺候孟许太辛苦为由,塞了一个她身边的丫鬟过去,说是帮着陶陶照顾孟许,其实就是给了一个妾。

  “大姑爷怎么说?”呦呦静静地听到这里,问了一句。

  “大姑爷没收,找了一个外院的小厮给配人了。”小米说。

  呦呦点头。无论什么时代婆媳都是天敌,这种时候男人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后来大小姐怀孕后就以怀相不好怕操劳为由,将管家之事还给太太了。今天早上大小姐生了小小姐,太太一听就先叹了一口气,然后摇着头什么都没说就走了,见太太如此,下人们就不怎么经心了。”

  “大姑爷呢?”呦呦还是问孟许,她要看一看孟许的态度,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除了生产的时候,大姑爷一直守在大小姐身边,也是因为如此,所以下人们才没有太过分。”小米说到此处更加郁闷,“孟太太似乎并不喜欢咱们大姑爷。”

  呦呦点头,“我知道了,这些事不要跟夫人说,我会安排。回去告诉你们大姑爷,就说我说的,我将军府的女儿什么都吃,就是不吃苦不吃亏。”

  呦呦心底其实是自责的,她后悔没仔细调查过孟太太的为人,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人家,以至于这一两年慢慢对孟许的改观又回去了。

  陶陶是喜欢孟许的,这一点她能看出来,两个人之间应该也是恩爱甜蜜的,事情也没到和离的地步,可是也不能让陶陶的气白受了。对于孟太太这种人,没什么办法,以势压人就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放心,不会虐陶陶的,别说古代的女孩子,就是现代,婆媳关系也难调和,矛盾肯定有,陶陶作为晚辈不可能轻易发作,但是不代表不发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di.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d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